0%

在西方哲学中,本质与存在是一对相互联系又有区别的基本概念,一般来说本质就是关于某一事物能够说得明白的抽象表述,而存在则是以如其所是的方式展示的关于某一事物的本真,前者说得清但说不全,后者说全了但是说不清。

古代西方人对世界本原的寻根究底,使他们对本质的关心更甚于存在,所谓的逻各斯其实质就是试图用语言来把世界上的万事万物说清楚,这就决定了本质在一开始是被拥护的东西,而存在则是被遗忘的东西。直到现代,存在的问题才逐渐被重视,存在主义、现象学等关注的不再是本质而是存在,所谓的“存在先于本质”说的就是这个意思。

孤立地看,讨论本质与存在不是很有意义,因为这两者非常接近,有些时候就当一回事了。但是探讨这两者的区别实际上对人类哲学的走向还是非常有意义的。首先,选择本质还是存在是理论哲学与实践哲学的分野;其次,本质与存在之间的互动实际上就是人类自身发展的历史,是人的存在方式的宏观体现。

对于前者我们就不赘述了,因为比较容易理解。对于第二点,我们如何来理解还是需要费点力气。总的来说,人类有一个基本的追求,那就是追求真理,所谓真理那就是本质与存在的一致,但是本质与存在就像开玩笑,两者也许非常接近,但是从来没有相等过,但是也正如此,使人类的动力永远不衰竭,在追求真理的道路上演绎着可歌可泣的故事。

entity framework6出来之后,.net下的code first渐入佳境。数据的升级更加方便了,这个很重要。

今天简单讲一下code first的过程。

首先,安装entity framework。这个借助nuget很方便;

其次,创建model,诸如下面的代码

class User
{
    public int UserID { get; set; }
    public string UserName { get; set; }
    public string Name { get; set; }
    public string Password { get; set; }
}

这里带ID的属性默认就是自增列,并且也是主键

再次,创建context,如下

class UserContext:DbContext
{
    public UserContext() : base("default") { }
    public DbSet<User> Users { get; set; }
}

这里的default就是配置文件中数据库连接字符串的名字

接着,修改配置文件,添加数据库连接字符串

  <connectionStrings>
    <add name="default" connectionString="server=(local);uid=sa;pwd=xxx;database=user" providerName="System.Data.SqlClient"/>
  </connectionStrings>

这里providerName别忘了。

最后,在代码中调用

        UserContext uc = new UserContext();
        User u = new User();
        u.Name = textBox1.Text;
        u.UserName = textBox2.Text;
        u.Password = textBox3.Text;
        uc.Users.Add(u);
        uc.SaveChanges();

最后之后,运行,所有填写的内容都会存到数据库中。

临近期末,大家开始发力问问题。今天一个同学打电话来说,他上传一视频结果发现网页出现错误,类似于dns找不到之类的。我一听就觉得是他的文件大小的问题,然后问题文件多少大,他说25m,那就是了。如果没有设置过,默认的上传大小限制为4m,可以修改web.config文件来突破这个限制。增加httphttpRuntime节,修改maxRequestLength为你需要的大小,以Kb为单位。

<httpRuntime executionTimeout="800"
maxRequestLength="40960"
useFullyQualifiedRedirectUrl="false"/>

这个文章解释得比较详细,也可参考:http://hi.baidu.com/yashua839/item/34a0d80c4ad2ea91a2df4357

昨天,木木一放学就说要给妈妈生日准备点东西,然后就看见他拿了个信封塞钱进去,一边跟我说,爸爸虽然这还是有点少,但是这已经是我的全部零花钱了。不过我还可以再赚的。如果我去买花的话,这已经可以买很多花了。

这学期开设的《动态网页设计C》(不知道为什么用这么一个课程名称,我觉得《动态网站开发》更能让人明白点)今天结束了。

在《网页设计》、《数据库技术》等前置课程的影响下,我对本门课程的期望就是通过一学期的学习,同学们能够掌握:

  1. 了解常见的动态网站开发平台
  2. 了解动态网站开发的一般流程
  3. 掌握asp.net动态网站开发的基本技能
  4. 独立或小组完成一个网站作品

效果如何,等下星期看到他们作品之后自有定论。下面说说感觉,总体偏悲观。

今天印象最深刻的一句话就是,老师,你能不能讲讲用视图的方式来开发啊。说实在,这句话我第一次没听懂,因为第一次说的原话大概是“老师,你能不能讲讲视图啊”,我反应不过来。后来终于想起了,他是在讲如何像教材一样用可视化的方式,通过拖拉控件,设置属性的方式来开发动态网站。说实在有点无语,但是从更多不喜编程的同学来说这种方式直观多了,也更容易接受,想想也释然。

从我教学的角度,我是极力反对这种方式的,在我看来,没学过自己敲代码就直接用可视化方式做开发,那就相当于还不会走路就去学跑步。可视化开发首先在一些复杂页面的时候基本上很难胜任,同时在遇到问题的时候也不好解决。如果没自己写过代码直接这么做,那么一出问题只能等死了。其实,在课前也有人跟我建议教学生用代码生成器,我知道这些东西无疑会降低一些难度,但是对这门课我觉得更加需要让学生犯错,然后在纠错的过程中学习,一马平川地学下来对其能力的培养是没什么帮助的。动态网站开发涉及的知识面太广了,我想没有一个老师可以在一门课中把所有的知识都讲到了,学生只有在自己开发的过程中现学现用,所以这门课的关键不是说你开发了多少功能的平台,而是你在开发的过程中解决了多少个实际的问题。人说编程是一门艺术,那意思就是说没有两次编程的代码都会相同,每一次编程都是创造,我们要学会自由地创造。

对于这门课我比较在意的第二点就是大家对这门课都抱有莫名的好感,但是这种好感更多的是与这门课有可能的产出有关。也就是说大家更加在意的是通过这门课能够做出一个作品,而不是通过这门课能够掌握一项技能。技能如果能够掌握那当然好,但是有点难了那对不起我没时间,或者我把这些时间可以学习更多的其他技能。照此下去这门课最后由好好先生来上最好了,大家都能通过,也不一定要学会什么东西,毕竟太难了,时间成本不合适。我这么说,当然猜度的成分比较大,毕竟这学期有7、8门专业课的盛况也是少有的,应付每一门课都需要时间,同学们也挺累的,分身乏术啊。但是从半途就放弃的人来看,这样想法的同学应该也不少。

这样的一门课究竟该如何开设,这个可能也是个无尽的探索,下个学期开始,新的学生上来又要新的尝试。但是不管怎么样,基础知识+基本技能肯定是关键,今后如果说要加强的话,就是加强平时作业的强度。想到这里,我想求助教,主要是有时间能够在教学平台上解答提问,我的微信教学秘书也需要用起来,给无助的同学们提供及时的帮助。

无论如何,这是一门难课程,需要大家高投入,但是也是一门有意思的课程,想想通过程序来控制这个由计算机控制的世界,那是多么令人兴奋的事情啊。

明天一大帮学生就要离开校园,走向工作单位了。 虽然觉得现在的学生专业学得不怎么样,那倒不是我担心的,这个世界从来只怕有心人,只要他们想做什么事,有决心终会成功的。浪费4年虽然觉得可惜,但是也不会全部浪费,很多事情不能看眼前。

其实我最担心的是“敏于行,纳于言”的古训需要重新强调了,浮躁的风气中,大家神采飞扬的人多,埋头苦干的人太少了。事情是干出来的。

第二个担心的是现在的男孩子,聪明的人太多了,敢于担当的太少了。女汉子盛行的年代,男子汉渐行渐远。对男孩子想说的是,少一点聪明,多一点担当,你会成长的更加茁壮。

对于女孩子,本想说一句,不过没养过女孩,也没有姐妹,也就不扯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