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子的作文充满着华丽的辞藻与生搬硬套,我教育他作文不是这样写的,平实的文字也有人欣赏,所以早上以他昨天考试的作文题目也一样写了一篇。
我身边的这个人
十三年前来到我身边的这个人,也许并不出众,也许有很多小毛病,但却是最能触碰到我心底柔软的人。
十三年的时间,让这个家从原来的空空荡荡、冷冷清清变成了充满人间烟火气,家里东西多了也温暖多了。
十三年很短,短到我都没意识到自己已年届不惑,十三年很长,足够让一个小肉墩长成了一个挺拔少年。从前会缠着你让你做这做那的小屁孩转眼已经不要理你,让你成为了少年世界里多余的家长。
手机里有一个视频,那是我带他去学校西操场玩的时候拍的。那段时间不知道为什么他迷上了松果,所有有空的时候经常会要求我带他去西操场,那边虽然松树不多,但是有几棵比较高大的松树所以地上也总会有一些掉在那里的松果。每次到了那里他就在地上找到松果,找到了后就很兴奋,跑过来跟我说,爸爸,这个是松果,这个是松果。有时候还会原地转个圈,让我想起了乐不可支的猴子。
快乐的童年过去了,马上读小学,然后开始有兴趣班了。去兴趣班我们本来也没指望他能学什么,只不过想看看他对什么感兴趣。我记得最有趣的是他去美术兴趣班,我每次看他很高兴地去画画,就以为他很喜欢画画,但是看他的画画作品我又有点纳闷,这画的是什么啊。有一次去接他回家提前去了,我看其他同学都还在认真画画的时候,他早就已经画完了,有点着急地望着老师,老师一说下课,他就跑上去交了作品然后等老师发奖品。我终于发现了美术兴趣班的秘密,原来他是喜欢那里的小奖品。
中国的教育总是让小孩在追求分数的过程中变得早熟,反过来说晚熟的小孩成绩总会吃点亏。这个家伙的小学让我们聊以自慰的就是每年都有所进步,毕业的时候成绩已经比较好了,但是错过了小升初的机会,所他最后到了公立的初中去了。
初中最大的变化就是要早起,到校时间明显变早,也没有校车。我们两个不习惯早起,所以准备租住到学校附近,为的是早上大家都能够多睡一会。然而计划赶不上变化,儿子上初中大变样,对学习变得积极认真。每天早上我们都还在酣睡,儿子过来叫我们起来烧早饭,都是不到6点。我们两个由于工作关系,一般都是要七点以后才起床的。为了配合儿子的认真,我们也只能早点起来,有时候再睡一个回笼觉,儿子读书认真总是让人高兴的。
初中的另一个变化就是开始进入青春期。看他每天这么认真刻苦的学习,我是非常感动也佩服的。但是每一个做初中生父亲的痛苦就开始了,儿子开始犟着头跟老子对着干,不愿意听父辈的建议,几乎就听不进去。我跟他说学习应该讲究方法,效率优先。他说方法是没用的。我说成绩不是唯一,他说那是骗人的。我还要说的时候,他要么跑开,要么关门。我只能自己尴尬一下,谁让我自己养的呢。
作为一个做教育的人,打心底我是希望儿子不但要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入耳,还要国事家事天下事事事关心。成绩很重要,但是长远来看身体与社会的融合程度更重要。
但是路是要靠他走的,让现实来教育他可能也不是坏事。我们作为他的身边人,能够在他需要的时候提供些许帮助,那已经算不错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