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刚导演说综艺电影是电影行业的自杀,还是有点道理的。不过商业社会各种存在都是合理的,关键是我们的公众需要一定的辨别力。拿研究来说,有些人三五天就写成一篇文章,有些人要一年半载,两者有不同的价值所在,前者多半是普及知识用的,而后者则是专业的知识创造,关键是要能区分这两篇文章背后所蕴含的学术意义,学术圈里实际上还是有自己的判断的,可惜的是现在管理学术圈的不一定懂学术,这也造成了数字学术,因为一个人学术再不济,能当领导数字还是看得懂的,数字多的就是好的。
电影业的问题也类似,因为电影本身就是大众货,要雅俗共赏,所以观众的鉴赏力很重要,可惜的是现在的大众传媒鉴赏口味都是从娃娃抓起的,看着儿子在追《奔跑吧,兄弟》我也偶尔陪他看一看。看着那些所谓的明星忸怩作态,矫揉造作我是觉得恶心的,设计的活动与情节也比较动物化。不过听说有人看这剧笑炸了肺,我想想还是让儿子看看吧,以免长大后笑点太低,也重蹈覆辙。所以,其实很难阻挡这类综艺电影的发展的,有点知识有点文化的人其实不用理会这些“黑”与“蜜”,做好自己最重要。想想我看的电影很少,基本上不是武侠就是香港的娱乐片,但这些经历似乎没有影响我做严肃的思考,而且我觉得自己是不是太严肃了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