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个月在coursera上注册了一门课《Social Network Analysis》,今天收到了即将开始的通知,据说课程网站已经提供了Syllabus,然后点击链接准备去看看。
登录系统,首先看到的是一个Honor Code
毫不迟疑地点击“I Agree to the Honor Code”,然后来到课程主页面。主要是一个课程的简况,提到了要用到的两个软件,NetLogo与Gephi,前者还要安装一个NW扩展。
课程分成两档,第一档不需要编程,只要完成8个周的作业,以及最后的考试就可以了。第二档还需要三个额外的编程作业以及一个项目(同伴评价的),完成第二档的可以拿到一个杰出的证书。
接下去是课程的一些交流方式,如twitter与google+。最后作为友情支持,参加了一个课程调查。
然后浏览课程Syllabus,虽然课程才开始,所有的材料基本上都有了,当然教师Lada Adamic 也说了,可能每周都会有更新,主要是一些阅读材料与作业。
讲到syllabus忍不住要吐槽,这次在wiu也有这种感觉,国外的syllabus在国内翻译成教学大纲,但是实际上比国内的教学大纲丰富多了,很难想象一个新手教师能写出这样的教学大纲来,当然在这样的教学氛围中成长起来的教师可能比仅在国内就学的要容易多。国内的本科教学目前存在着取悦学生贬低学术的倾向,这个跟当前国家要提高本科教学质量的诉求真是南辕北辙,而国家本科教学质量提升工程很多东西现在看来都是形式。要提高本科教学质量,首先就要写一份详尽的syllabus,我觉得这个词包含的内容比国内的教学大纲要更有内涵,坚决不翻译。
早上的浏览到此结束,以后准备每天中午如果不午休就来学习课文。